前一篇 10.染发像吸烟一样有害100 新一篇 2.烫染发:一半美丽一半忧(二)04
“理发店”改称“美发店”,开封市区美发店面由10多年前的70多家发展到美发产品如今的1000多家,改变的不仅仅是店名和数字,也折射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时尚、美丽的追求。然而,在美发过程中,来自美发用品的伤害是发丝所承受不起的。国家相关部门为美发用品设置了一道道门槛,目的只有一个:规范美容市场及其经营行为,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现在,越来越多的人烫发、漂染头发。专家建议,尽量减少染发次数,即使染发,也一定要选用好一点的产品。
市民反应一:
染发,美丽并快乐着
连日来,记者在我市一些美发店随机采访顾客。市民王女士刚染过头发,光彩照人,她退休后依旧全国各地跑外联,非常注意形象。若不是她自报年龄,很难想像出她的真实年龄。记者问她是否担心染发对发质带来损害,她说自己会尽量选择草本型的,即使价位高些也能承受得起。她爽朗地笑着说,过一天,就要活出一份快乐和美丽。王女士一年要染三四次发,每次烫染费用都在280元左右。
一位30多岁的女顾客说,她是少白头,小时候奶奶爱说:“少白头,少白头,先住瓦房后住楼。”后来,楼是住上了,这少白头带来的麻烦也不少,她不得不为遮盖白发经常走进美发店。因工作需要她每年花在染发上的开支在2000元,这还不包括遇到美发产品重要场合临时打理发型每次近百元的开支。不过,染过头发之后,心情确实好。她的染发时间和工龄一样长,她是看着“理发店”摘牌改称“美发店”的。20年前,人们讲究不多,“刀削头”、“四页齐”(音)就算修边幅了,理发还要排个队。“现在,别说发型,仅美发用品就多得让你不知道选哪个好。”她笑着说。一位顾客还说,不染不自信。
市民反应二:
满头银发也是风度
市民丁女士退休前是位医生,今年80岁出头,满头银发,别有一番风度。她告诉记者,自从听说染发剂中含有苯,她就有好多年不再染发了。她还和老同学们约定,以后做个“银发族”。
在菜市场,记者遇到许多买菜的老太太,有2/3看上去是本色头发。一位老太太拎着豆腐、青菜说,我不染发,我去北京串亲戚,很多邻居家的老太太都不染发。路边有一对老夫妻,老太太指着老伴说:“他爱美,白了就染,我不染,(染发剂里)有化学药剂。”老先生则反驳,他去信阳、郑州等地,见许多老年人染发,自己染了许多年,也没见有啥事。一位居委会主任告诉记者,他们辖区多半老年人不染发,有的只在过春节时染一染。
市民宋女士头发黑白参半,黑的是发梢,以前染的;白的是发根,新长出来的。她说美发产品烫过几次,白得挺快挺麻烦,她想让头发从此以后自然生长,不再染了。女儿前段时间到许昌市为其购买了一款高档假发,她只在“有事儿”的时候戴。
在一小区附近,一位女士边照顾孙女边织毛衣,她说周围人以80岁左右为界限,80岁以上的人美发产品很少染发,她是买来药膏自己染,10元一盒,染一次后,以后再染只是补补色——哪儿变白了染哪儿。“要不是白的白,黑的黑,怕人说,我就不染了。”她非常羡慕田华,“看人家,满头白发,也挺好看。”
取暖设备
曼都国际